2008年
荆崇强,男,1958年生于浙江杭州,南京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师,平时对揉和东方色彩的超现实油画和硬笔画较感兴趣,作品多次被国内报刊、杂志社选用,曾参加多个画展并举办过个人展,国内画廊、个人有收藏。
主要展览:
1980年10月 浙江省青年美术作品展(杭州)
2003年4月 “心旅?猎意”个人作品展(南京)
2004年9月 江苏省美术作品展(南京)
2007年9月 “心由”-----荆崇强作品展(南京)
注:作品曾发表于《江苏画刊》、《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第4辑?荆崇强》(江苏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画家线描集》(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美术向导》)、《中国收藏》(中国商报社)、《读者》(读者出版集团)
原本即为同体,绘画与生命,都是一场经历和体检。有人说:在各自的生命历程中,世人多为那“无生命的有秩序”而执着追求,可庄子却赞赏和实践着“有生命的无秩序”的道理。或许是中了些“老庄”和“佛、禅”之“毒”,我个人在自己的涂鸦之路上,似乎挺喜欢甚至能作一番“无执”的“心旅”。
去除理论的羁绊,拂去专家的阴影,摈弃价值、意义的束缚,在“无想”的意念天地,让心飞翔,并时不时地,像那持叉立于河岸的渔者,对准自己想要的意象猎物,飞手投叉,捕猎而归。然后,用一番必少不了的劳作(当然是无拘和惬意的劳作),为那所谓“创作”的“餐桌”上,添上一道自觉合味的菜肴。这种经历,真是感觉良好。
心 语 即 新 语
——写 在 前 面
高云( 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认识荆先生很久了,他很正派,画画也非常用功。听说他要举办画展,真的为他高兴。对他而言,这个画展是值得期盼的。他希望得到鼓励,也希望听到善意的指点,因为,他怀有许多美好的憧憬,这个画展仅仅是他的起步。艺术之路正在不断的延伸,这是为那些怀揣着远大抱负的人准备的,我想,荆先生正是那为了艺术理想执着的赶路人之一。
认识荆先生是工作机缘使然,我们因此有了一段愉快的交往。同样由于工作的缘故,我们虽同在一座城市却疏于交往了很久。今天看到他的作品,觉得很是新奇。他把怪异的梦幻,执着的激情,理性的冷静等统统叠加在了一起。这些作品提供给我们的,除了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则是一种深入的思考,一种莫名的震撼……。 这似乎就成了“荆式”独特的艺术语言。
或许,不盲目跟风,不为时下流行的潮流所左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心画自己想画的(画),用心画好自己正在画的(画)”(荆崇强语)已经成为每一位从事艺术创作者的共识。然而,要想真正做到、做好,却绝非易事。显然,荆崇强先生为此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由是,我衷心地希望“‘心由’——荆崇强作品展”,能够成为体现画家创作个性的一次有益尝试。
深 秋 断 想
王恺浩(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得知《心由——荆崇强作品展》将于9月15日在南京美术馆举办的消息,我不禁记起最初看到荆崇强先生的画,还是6年前,在江苏的几家报刊上。当时只觉得这是一位以个性取胜,技术上又相当熟练、认真的青年画家。
2003年4月,南京“九九斋画廊”为荆先生举办了《心旅?猎意》个人作品展;2003年9月,由江苏《画刊》推荐,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了《21世纪中国优秀艺术家画集?第4辑?荆崇强》。只见以“点笔”而成的数十幅画作,笔触硬朗而不乏柔婉;寓意含蓄而并非含混;一律黑白二色,层次分明,单纯而不单调,是很能吸引目光的。
其实,画家如果有靠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悟所得来的思想,这思想便会有活泼的生命。如果他再有能力用这思想从内部去映照那确定要画的对象,那么,他在色彩上便往往极有可能会趋向了只取黑白二色的洁净与单纯。这是经过思想的敲击与过滤,从华丽的探求中反璞归真而来的那种单纯,这样的单纯,果真只是黑白二色么?
然而这一次,在《心由——荆崇强作品展》中,除去黑白二色的画作之外,我们还看到了荆先生最新创作的一大批五彩斑斓的作品。
在荆先生,把这超过百幅的或浓、或淡、或明朗、或暗郁的着彩之作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实在是必然的,因为美术是创作,应当求新,求变;但在我看来,这些新创的彩色的画作却依然不减那内在的洁净与单纯。因为,这色彩既出于画家个人的理解,却也是为这画面所本应具有或可能具有的。画家当下的注重色彩,与以往的关注黑白,不仅不矛盾、不对立、不冲突,而且恰好在相互补充、相互说明,相互融汇,一位有潜力的画家是会有不止一付笔墨的。
这也就是说,荆崇强先生那黑白或彩色画作上对比鲜明的一派单纯,之所以耐看,归根结底还在于他的画中有思考、有理趣、有寄托。
作于2002年的《进化》,人首鱼身,只见骨骼,人首边点缀着变形的小小“太极图”。于标本般的陈列中,坚定地指向了人类不断向上进化的信念。显示了“超现实”的画风;《梦舟》(2003),一船两桨,静静地泊于水上。用笔工细,明暗得当,看去似有淡淡的烟雾徐徐飘起;《交流》(2003),中国传统民居之一角居于左上方,一段西方古代的墙垣座落在右下角,二者之间以半显半隐窄窄一道砖墙居中相连;而空白处则是贯通的道路和行进着的现代列车与飞机。画面拓出了开阔的想象空间,又别开生面地强调了“交流”——这实在是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而近作的彩画,无论是《蝉》、《晨》、《方圆》,还是《丈量》、《反应》和《行进中》,则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荆先生对环境和人之生存状况、心理、情感、愿望的察觉和体悟真是细而且深的。
前面已经写过,荆崇强先生的画是创作,创作便须力求一切要新。事实上他的画也的确是常有新意的。他的目光和心灵既能够敏锐地捕捉形象,又每与梦幻相通,这就使他笔下的人物、事物、景物多能出乎意料地变形与重新组合,从而产生出几乎为他所独有的“语言”;他的思考及他的理趣也不论凭借的是庄、是禅、还是西洋哲理,却都能够在现代风格的构图中有生动的表现,表达出他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的大文化、大历史和开放的现实世界的认识、判断、希望与不倦的追求!
超现实“读”图时代
(《中国收藏》杂志)
荆先生的作品个性鲜明,有着漫画的简约机智和西区柯克电影的视觉惊悚,却又不乏东方艺术的元素与气质。所谓“读图时代”,许多人强调的都是“图”,而荆先生作品强调的却是“读”。其画更像是一次次心灵巡礼,从精彩绝伦的线条中隐隐透出作者的思维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