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富,男,1964年12月生,甘肃景泰人,1981年开始习字,1989年学习书法。1996年开始现代书法探索,2006年探索抽象书法。2101年5月参展第二届中国抽象书法网络大展。
这件作品是文字的立体组合。几个汉字从不同视角在组合。现代气息较浓。有厚实、浪漫、唯美的感觉。这是对于后现代书法的超越,后现代艺术是无中心,不确定,多元,这里试图寻求多元、确定,是多元组合。
我一直有个想法,中国艺术在整合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艺术资源之后,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切入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的精神层面,开辟新的艺术之路。就是说。中国先锋艺术要同西方先锋艺术可以论剑,这是中国艺术可以走向世界艺术的一个道路。要超越一切既有,同西方先锋艺术在形式、审美境界开辟中国先锋艺术的新气象。这不是奢望。这是先锋艺术的理想与使命。中国人需要这样做,不仅学习西方文化,把它学好之后,要超越它。因为中国人有传统文化,当代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想。
中国文化的几点思考
王培富/文
在全球文化语境下,由于中国社会与世界发展的不平衡,面对中国社会现实,如何寻求中国文化的发展,这里是几点思考。
1、中国文化
文化的现代化是构建中国的现代文化,中国的现代文化是中国文化。
以鸦片战争为界,把中国文化划分为两个时期,鸦片战争之前是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鸦片战争之后是中国文化或现代文化。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文化进程中生成,是西方文化(如自由主义)的中国化,这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同中国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发展不同的特点。
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中国化,是以中国人的智慧或思想学习的西方文化(如自由主义的中国化)。因此中国文化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干或框架,是注入了中国人的智慧或思想的西方文化。
如此,中国文化或现代文化也可划分为几个时期,中国文化的文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现代之前,是中国的前现代文化,二是现代时期,是中国的现代文化,三是现代之后,是中国的后现代文化,
从鸦片战争之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启蒙运动之前,可以划分为现代之前,是中国文化之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启蒙运动开始至中国确立民主宪政制度之后的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现代时期。
中国文化的构建通过现代之前(或前现代文化)的积累,在现代时期中国人有能力(或智慧)可以构建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
可见,中国文化的构建是文化进程,是漫长而艰难的文化进程,在这个文化进程中,一是中国人需要的是理性精神,二是需要中国人的智慧或思想,三是需要的是耐心细致。
2、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在中国文化构建的前现代阶段(19世纪鸦片战争前后到20世纪1949年),中西文化的冲突比较尖锐,尤其是中国人初期审视西方文化时,即使在中国文化构建的现代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中国现代文化构建过程的断裂,因此文化精英又一次面对19世纪或20世纪初文化精英面对的文化问题。
一是中国人如何审视西方文化,二是在构建中国文化的文化过程中,如何面对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
如何审视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在经历前现代之后,文化精英基本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文化构建是西方文化的中国化,这样讲,只是揭示中国文化构建的实质意义。
尽管是西方文化的中国化,但并不是中国人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并不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翻版或复制,
这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文化立场,是中国人西化过程中的文化立场,是中国文化构建的文化立场。
一方面中国人要接受西方文化,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又不能完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精英的文化使命是构建中国文化,因此只能寻问现代文化的文化精神,不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符合中国文化的现代精神,可以接受或认同,这是文化精英的文化立场。
中西文化的融合,只能是中国传统文化注入西方文化,而不是西方文化注入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基本的文化立场。
中国文化注入西方文化的文化过程,是中国人在融合中西文化。
3、文化改良主义
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初级,中国人存在文化保守主义,如鸦片战争之后,文化保守主义是文化立场。
一是文化激进主义,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文化激进主义不仅发生于五四运动前后,同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存在于中国人的文化立场。
从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讲,文化激进主义是极端的文化立场。
三是文化改良主义。文化改良主义一是承认中国人要接受西方文化,承认中国的现代之路是中国的西化之路。
但是文化改良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立场并不下滑到极端主义,并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尽管要接受西方文化,但是并不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这是文化改良主义的文化立场,这是其一。
其二,改良主义并不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改良主义的文化立场是以西方文化改良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改良主义只能是中庸的文化选择。
不能误入极端主义的文化立场,尽管传统文化存在落后的文化因子,但是要承认传统文化存在可以复活的现代文化的文化因子,这是其一。
其二,要构建中国文化,理性的文化立场是中庸的文化立场,这是文化改良主义。
即使是文化改良主义的文化立场,存在保守的文化改良主义,存在激进的文化改良主义,保守的文化改良主义是把西方文化注入中国传统文化。新儒学(如儒家自由主义)可以说保守的文化改良主义。
一种是激进的文化改良主义。是以中国智慧或中国思想在西化,要把西方文化转换为中国文化。
激进的文化改良主义,是理性的文化选择,激进的文化改良主义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注入西方文化,中国西化的文化历程中,可以注入中国智慧或中国思想。
四、现代文化的内涵
中国文化的构建,关键在于文化精英对现代的文化寻问。
现代是文化概念,只有赋予现代的文化内涵,现代中国人的文化创造才会是中国现代文化,是中国文化。
构建中国现代文化在于提升中国人的人文素质,要赋予中国人的现代品格或现代精神,这是文化责任。
尽管文化精英是现代人,但是如果文化精英并不具有现代精神,如果文化精英并不寻问现代的文化内涵,那么文化精英的文化创造并不一定是现代文化。
中国现代文化的构建,在于文化精英对于现代的文化内涵的寻问,只有文化精英的文化创造赋予现代的文化内涵,文化精英的文化成果会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
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在中国现代文化的文化构建中,什么是现代文化,什么是现代精神,什么是现代品格,什么是现代的文化内涵,什么是现代意义,什么是现代思想,需要文化精英的文化寻问。
只有寻问现代的文化内涵,文化精英有可能触摸或捕捉现代的文化内涵,才会明确现代文化的现代意义。
文化精英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要寻问现代的文化内涵,二是寻问现代的文化内涵时,能够捕捉现代的文化内涵,可以解决现代的文化内涵的文化问题,是在构建中国文化。
如果中国人不具有现代精神,不具有现代品格,中国人就不能构建中国的现代文明,把中国现代文明可以解释为中国文明。
需要对现代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判断,需要对现代文化品格或现代精神的文化判断,需要对现代思想的理性判断。
五、中国文化的文化积累
中国文化的构建,是中国人寻求中国人的灵魂或精神的放牧之地,是中国人寻求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现代中国人需要寻求能够存身现代中国人的存身之所,这是中国现代文明,是中国文明的政治文明,是民主文明。
中国文化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现代中国人寻求放牧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的精神之路,是现代中国人的文化苦旅,是现代中国人的文明苦旅。需要文化精英的文化智慧或文化思想,需要中国文化精英的艰苦的文化苦旅。
文化精英要承担文化使命,寻求放牧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如政治精英要寻求可以存身中国人生存的存身之地,是构建中国的民主文明。
文化精英的文化苦旅,是中国文化的文化积累,中国文化的构建是文化积累的文明之旅。